利用藥物殺死腫瘤細胞的方法即為化療,,是當今治療腫瘤的重要手段,。但由于目前大部分化療藥物均屬于“良莠難分”的細胞毒性藥物、在攻擊腫瘤的同時也殺死了許多正常細胞,,從而引發(fā)了一系列不良反應,,如:惡心、嘔吐,、腹瀉,、血象降低、損害肝腎功能,、脫發(fā)等,。這些毒副作用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(zhì)量、甚至使人懼怕而放棄治療,。因此,,有經(jīng)驗的腫瘤內(nèi)科醫(yī)生會通過調(diào)整藥物劑量、變換用藥時間,、給予止吐,、止瀉、保護心,、肝及腎臟的輔助用藥把不良反應降到最低,、保證治療計劃的順利實施。而作為抗癌斗爭中的共同戰(zhàn)友,,如果患者和家屬們能夠多了解一些藥物不良反應和在化療中如何“自強”的知識,,必然有助于其在與醫(yī)生的配合中更明白、更主動,,以最小的代價順利渡過“化療關”,。
化療藥物的常見不良反應及其原因是什么呢?(1)消化道反應:最常見者為厭食,、惡心,、嘔吐、腹瀉和便秘,。這往往是因為化療藥物刺激大腦中的嘔吐中樞或損傷胃腸道粘膜,、造成其水腫而不能吸收食物營養(yǎng)。因此,,在嘔吐較重時,,宜從食用新鮮米湯、藕汁等和胃食物開始,,使胃腸道在吸收營養(yǎng)的同時得以充分休養(yǎng),;繼而,隨著食欲恢復,,逐漸過渡到蛋羹,、肉末粥、掛面湯等半流質(zhì)食物,,然后再逐漸恢復正常飲食,。如果腹瀉持續(xù)時間較長,也可在醫(yī)生指導下食用一些酸奶,、山藥等食品,,可能有助穩(wěn)定菌群分布,、恢復腸道功能。反之,,若便秘時間較長,,則應多吃一些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和新鮮水果,如芹菜,、香蕉,、蜂蜜等,以幫助排便,。(2)血象降低:包括白細胞,、紅細胞和血小板的降低。這是由于化療藥物損傷了骨髓中的造血干細胞,、使之不能增殖為成熟血細胞而致,。除使用刺激造血藥物外,還可多吃一些紅棗,、花生,、豬肝、菠菜,、血豆腐及其它富含蛋白質(zhì)的食品,,或在醫(yī)生指導下食用一些阿膠、西洋參等,。特別需注意的是,,此時患者的免疫功能往往處于低谷,故要特別注意不要著涼和充分休息,。(3)心,、肝、腎功能損傷及口腔粘膜,、皮膚潰瘍:這往往需在醫(yī)生指導下治療,、而非僅靠“食補”即能復原了。(4)脫發(fā):看似“微不足道”,,卻也給許多患者(特別是女性)帶來了難以言狀的苦惱,。在用藥的同時,可配合食用一些核桃仁,、蜂蜜和黑芝麻調(diào)成的羹糊,,可幫助長出新發(fā)。
另外,,根據(jù)自己二十余年的行醫(yī)經(jīng)驗,,也發(fā)現(xiàn)了腫瘤患者及家屬中所流行的一些誤解,在此一并加以解釋:
(1)“得了腫瘤不能化療,化療人就會垮,、死得更快”,。其實,早在上世紀80年代,,醫(yī)生們就已針對化療還是營養(yǎng)支持治療能為癌癥患者帶來更多益處的問題進行了數(shù)千例的臨床研究,,并得出結(jié)論:有效化療+營養(yǎng)支持治療比單純營養(yǎng)支持治療效果更好,、生存期更長,、生活質(zhì)量也更高。這就是說,,治療癌癥單靠“扶正”不行,、必需施行“袪邪”。當然,,大多數(shù)化療藥物是殺傷腫瘤和正常細胞的“雙刃劍”,,如使用不當,確實會使“人垮掉,,死得快”,。因此,毫不夸張地說,,化療用藥是一中專門藝術,,需根治腫瘤時應“窮追猛打”,要維持體力時該“細雨和風”,,二者缺一不可,,機體才能平衡穩(wěn)定。一個好的腫瘤內(nèi)科醫(yī)生必然是一個把握得好平衡,、走得好“鋼絲”的藝術家,,方能在維護好患者自身免疫能力的同時讓化療藥物盡其用,最大限度地發(fā)揮其治療作用,。
(2)“為了增加免疫力,,化療期間就是要多吃,吃不下時也要強吃”,。如前所述,,化療藥物造成消化道反應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損傷胃腸道粘膜、造成其水腫而“拒絕接受”食物,。這其實是一種機體對胃腸道表皮細胞的“自我保護”反射,,如果強行進食,就會使它們不得“休息”,、甚至加重損傷,。因此,飲食應如上所述,,少食多餐,、先稀后干,、循序漸進,其原則應概括為“吃得下時就吃,,吃得下多少就吃多少”,。
(3)“為了加強自身抵抗力,化療中一定要加強鍛煉,,恢復體力”,。其實,自身抵抗力的強弱更多地取決于平時的鍛煉和體質(zhì),,化療后恰恰是免疫系統(tǒng)最薄弱的時期,,應該“養(yǎng)精蓄銳、積累正氣”,,過度消耗體力只會推遲康復,,在戶外呼吸新鮮空氣也要同時注意預防風寒。因此,,鍛煉身體應根據(jù)自己的具體情況循序漸進,、不可操之過急。
總之,,化療是一門藝術,、一門醫(yī)患攜手共舞的藝術。病家知道的相關知識越多,、心中就越有底,、對治療的配合就越主動。因此,,一個好的醫(yī)師,,也必然同時是一個好的藝術家和宣教老師。
|